解决方案

手机NFC-SWP一卡通

一、手机一卡通的博弈历程

  1. 2005年3月13日,中国人民银行PBOC2.0标准正式发布,明确金融IC卡的相关规范.
  2. 为推动金融IC 卡在小额支付和快速支付领域的应用,中国人民银行于2010 年5 月发布PBOC2.0 规范2010 版。该规范共13 个部分,增加了非接触支付、基于借记贷记的电子现金等内容,以满足小额的快速支付的市场需求。
  3. 2010年至2011年间,2.4G频段和13.56MHz频段的标准之争在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之间激烈进行,最终中国银联主导的13.56MHz获得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,2.4G技术慢慢淡下来。
  4. 为适应我国社会安全支付的需要,推动金融IC 卡的健康发展,2011 年3 月15 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 卡应用工作的意见》,表示“十二五”期间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金融IC 卡应用,以促进中国银行卡的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。同时人民银行也提出了IC 卡受理环境改造和银行发卡的时间表,这标志着国内金融IC 卡迁移开始全面推进,IC 卡迁移进入关键时期。
  5. 2012.11.28日,中国联通率先与招商银行合作,开始全面推广NFC-SWP手机支付业务.
  6.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,PBOC3.0 于2013年2月正式发布,明确2015年停止磁条芯片卡发卡,坚定不移发展单芯片银行卡。PBOC3.0 规范的编制与出台,历时近三年,是各有关部委、金融机构、IC 卡产业链单位等集体智慧的结晶。PBOC3.0 的颁布有利于我国银行卡产业应对国际银行卡技术发展的挑战,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安全、便捷支付方式的需要,促进了我国银行卡产业技术升级,推动了我国金融IC 卡应用与行业应用的结合,为加快推进我国金融IC 卡应用普及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引和发展机遇。
  7. 2013.2.6日,中国移动与招商银行合作,开始全面推广NFC-SWP手机支付业务. 
  8. 中国电信2013.11.30正式发布第597号文件,全面推行NFC-SWP手机一卡通业务.

       总结:在手机支付技术方案方面,可以归纳为两个频段:13.56MHz和2.4G,13.56的主要有NFC、SIMPASS、贴片或异型卡等,2.4G的主要有RF-SIM(中国移动)、RF-UIM(中国电信和联通)以及Zigbee,到今天,所有的争吵结束了,随着PBOC3.0的正式发布,银行和运营商都统一到了13.56的标准上来规划未来,而且都需要往金融标准方面靠拢,所以,三大运营商都在前后的时间内发布了自己的NFC-SWP手机支付、手机一卡通标准。


二、NFC-SWP方案
     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(近场支付)的缩写,SWP是Single Wire Protocol(单线协议)的缩写。NFC手机支付有机卡协作、全终端、SD卡三种方案之争,不过,现在三大运营商都明确了选择机卡协作的NFC-SWP作为唯一方案。


       在NFC-SWP方案中,SIM卡的C6脚和NFC模块连接,在一根线上实现双工通讯,SIM充当SE(安全单元)。

 

三、海威达在NFC-SWP方案上的优势

 

具有如下优势:

  1. 精通CPU卡的操作以及金融交易的流程,具备把NFC-SWP和金融IC卡应用统一兼顾的能力;
  2. 拥有成系列的硬件设备支撑具体的应用,U系列为金融标准设备,符合qPBOC规范,带有PSAM插槽,既可以满足需要PSAM交易的模式(NFC-SWP),又可满足金融标准的交易(无需PSAM卡),设备的程序由我们根据需求和规范编写,具有很高的灵活性;
  3. 拥有成熟的软件整体解决方案,其中C6软件已经超过十年的生命期了,新一代的基于云管理平台的D8软件逐步接力成为主打软件产品;
  4. 拥有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众多客户群,尤其在企业一卡通方面,万人级的客户成功案例众多,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市。